鑄鋼件檢測方法有哪些?
1、對于中小型鑄件,其體積小、重量輕,加工量也少,可以在固定式磁粉探傷機上至少在兩個大致垂直的方向磁化。采用直流或脈動直流電流,用濕法連續法檢驗。直接通電法、穿棒法、通磁法以及線圈法都是可以用的。
2、對于體積較大、較重的鑄件,至少在兩個大致垂直的方向對局部或分區進行磁化。采用直流或半波整流的便攜式或移動式磁粉探傷機,用觸頭法或磁軛法,干法連續法或濕法連續法,對鑄件局部或分區進行檢測。檢測一般應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進行。
3、為了防止燒壞與電極接觸的鑄件,建議采取下列措施:當觸頭與鑄件表面未完全接觸時不接通電流,當電流已經斷開時才取走觸頭。并且采用足夠清潔和適宜的觸頭。對于經過機械加工的光潔表面,宜采用磁軛法。
4、鑄鋼件由于鑄造應力的影響,有些裂紋會延遲開裂,所以不應在鑄造后立即檢測,而應在1~2天后再檢測。
5、鑄件缺陷如果超過驗收標準被拒收,而又允許挖和補焊時,補焊區域也要注意控制延遲裂紋的產生。
6、檢測時應憑肉眼,只有在001和01質量等級檢測時可使用不超過3倍的放大鏡。
粗大的晶粒、不均勻的組織等的復雜界面,都增強了超聲波的散射,能量衰減大,以致可探厚度比之鍛件要小。聲波在不均勻、不致密組織和粗大晶粒界面上散射時,其散射信號強度較大,并為探頭所接收;粗糙的鑄造表面對聲波反射會形成雜波;這些在示波屏上都會顯示為雜亂的林狀回波,將可能淹沒缺陷回波,妨礙缺陷回波的辨認。
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有問題請和我聯系刪除!